南海“追梦人”高福永:“绿化愚公”50年的花园梦

发布时间:2019年05月20日 15:27 信息来源:文明威海 阅读次数: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

五月的南海新区花红柳绿、草长莺飞,放眼望去,满目郁郁葱葱、姹紫嫣红。眼前的景象在游客看来美不胜收,但在高福永看来却是自豪满满。

这天早上6点,高福永骑着电动车出了门,目的地是离家10多里的绿化工地。他很忙碌,每天都要栽植数百棵雪松、黑松、国槐、玉兰等苗木;他很自豪,为了实现让这片土地越来越美的梦想,每天干得都很带劲儿。

土生土长的南海人高福永与共和国同龄,是这片盐碱荒滩上追梦人的代表。从他十几岁开始跟着“大部队”植树造林,到现在把绿化当职业,50来年,甘当“绿化愚公”,誓叫荒滩变花园。

出家门步行不远就来到了海景路。时下,这条路上一边沙雕耸立,一边松林葱郁,满目生机盎然。每天上下班虽然不顺路,但高福永都会故意绕路来看看。

“现在太好看了,哪哪都是树,哪哪都是花,就像个大花园。现在都享福了,我小时候可不是这样。”看着这条再熟悉不过的路,高福永把思绪拨回到五六十年前。

“我10来岁的时候就开始在这种树。这个松林,就是几代人一棵一棵种出来的,当时可不容易了,绿化技术落后,树栽了死,死了再栽,一年又一年,费了不少劲。”高福永指着路边的松林说,当时为了防风固沙,他们拿出愚公精神,数十年不辍补栽扩种,小树苗逐渐长成了大森林。现在,这片松林依然矗立海边,不仅是一座天然的生态屏障,更是一座百姓乐意去的“天然氧吧”。

“几十年来,绿化从海边开始,逐步往里,全面铺开了,原先的目的是为了防风固沙,现在的目的是为了生态宜居。”高福永边走边感慨。如今的变化,源于这片土地的开发。

2007年,南海新区启动开发。开发新区意味着绿化面积要增大,高福永当即从农民转为园林工人,参与到新区绿化的各个战场之中。

高福永说,自从干上绿化工作,除了春节,一年四季都在绿化工地上忙碌。他的手,每一指关节都凸得老高,手掌上长满了老茧。12年来,为了赶工期,他中午都不回家吃饭,在工地上简单吃两口提前准备的饭菜便继续投入工作。

“把生态搞好,这是几代人的梦想,为了梦想不怕累,就怕种不活。”高福永说,有些地方多少年都没长过东西,要在这上面种活植物,简直难如登天。“成活率非常低,尤其是一些外来树木,一年补种三四次是常有的事。”但是,高福永他们不怕困难,为了增加苗木成活率,一遍遍尝试,请专家,搞研究,齐心协力想了不少办法,如在树种的选择上,优先采用本地树种,因地制宜地选用外来树种;在种植上,给树做营养树盆,隔离盐碱侵蚀,营造生长小气候;还要进行土壤改良、搭配肥料,并采用深耕机器深翻土地以及安排专人筛选苗木等等。“想了不少方法,也走了不少弯路,现在经验也越来越成熟,种上基本就能活。”现在,高福永的绿化经验越来越丰富,说起绿化技术俨然一个“土专家”,每年栽植的大大小小苗木都在万株以上。

近几年,高福永他们的绿化梦进一步升级,不再单纯地挖坑种树满足于种活,而是还要有一定的“审美观”,要种出花样。“在苗木的选择上,在绿化带的层次上,在造型上,都得出花样,并且还不能重样,让每个地方的绿化都独一无二。”在高福永印象里,海景路上有郁金香,现代路上有樱花,金花河湿地公园里有菊花和芦苇荡,香水河公园里有河心岛……绿化面积一年比一年大,绿化花样一年比一年丰富。

从最初的防风固沙到现在的花园新区,威海之南这片土地上的追梦人,用了50多年的时间,让梦想一步一步靠近现实,绿化面积达到1200多万平方米。一路走来,高福永再回望自己的追梦路,满满自豪:五六十年前在海边栽下的松林得以保存并繁衍万亩;在南海公园栽下的半米高的树苗已长到2米多高;在滨海路上栽下的一片玉兰花光彩夺目……穿梭在绿色长廊里,高福永又重复地说起那句话:“把生态搞好,这是大家的梦想,只要能干得动我就一直干下去。”